龙蟠虬结


   犹言旋绕纠结。
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 lóng pán qiú jié
成语注音 ㄌㄨㄥˊ ㄆㄢˊ ㄑ一ㄡˊ ㄐ一ㄝˊ
成语简拼 lpqj
感情色彩 中性
产生年代 近代
成语繁体 龍蟠虯結
成语结构  联合式
成语字数  4

成语解析

成语解释


犹言旋绕纠结。


出处典源

成语出处


徐珂《清稗类钞·植物·银杏》:“根中生古藤,大亦合围,龙蟠虬结而上。”


成语典故

犹言旋绕纠结。徐珂《清稗类钞.植物.银杏》:“南汇 一团镇西有银杏树,高六七丈,围数抱,悬瘿累节……根中生古藤,大亦合围,龙蟠虬结而上。” 并列 虬,一种头上有角的小龙。形容缠绕在一起。徐珂《清稗类钞·植物·银杏》:“南汇一团镇西有银杏树,高六七丈,围数抱,悬瘿累节……根中生古藤,大亦合围,~而上。”△多用于描写植物。

现代字典(分字解释)

屈曲,环绕,盘伏:~蜿。~萦。~结。~踞(亦作“蟠据”)。~道。~龙。~螭纹(中国春秋战国青铜器上纹饰之一,以盘曲的龙蛇组成)。~夔纹(中国殷和西周青铜器上纹饰之一,以盘曲的夔龙组成)。龙~虎踞。

古代传说中有角的小龙:~龙。 拳曲:~曲(盘绕弯曲)。~须。~髯(拳曲的胡须,特指两腮上的胡须)。

康熙字典(分字解释)

『蟠』

《唐韻》附袁切《集韻》符袁切,𠀤音煩。 《爾雅·釋蟲》蟠,䑕婦。 《註》甕器底蟲。  又《韻會》蒲官切,音盤。伏也,曲也,屈也。 《揚子·太𤣥經》龍蟠于泥。  又委也。 《禮·樂記》及夫禮樂之極乎天,蟠于地。  又蟠木。 《大戴禮》乗龍而至四海,東至于蟠木。 通作盤。 《袁公·諸葛亮贊》初九龍盤。  又《集韻》蒲波切,音婆。 《陸雲·贈鄭曼季詩》所謂伊人,在澗之阿。虎質山嘯,龍輝淵蟠。

『虬』

《直音》同虯。詳虯字註。 《唐韻》《集韻》渠幽切《正韻》渠尤切,𠀤音觩。 《說文》龍子有角者。 《楚辭·天問》焉有虯龍,負熊以遊。 《司馬相如·大人賦》驂赤螭靑虯之𧍘蟉蜿蜒。  又《廣韻》居幽切,音樛。義同。  又《集韻》巨小切,音㹾。 《王延壽·魯靈光殿賦》騰蛇蟉虯而繞榱。  又《韻補》叶去九切,丘上聲。《李尤·平樂觀賦》云:有仙駕雀,其形蚴虯。騎驢馳射,狐兔驚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