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ān yú

三余


拼音 sān yú 
注音 ㄙㄢ ㄩˊ
繁体 三餘

词语解释

三余    [sān yú]

1   《三国志·魏志·王肃传》“明帝时大司农弘农、董遇等,亦历注经传,颇传于世”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《魏略》:“遇言:'﹝读书﹞当以三余。'或问三余之意。遇言'冬者岁之余,夜者日之余,阴雨者时之余也'。”后以“三余”泛指空闲时间。

2   指余干、余姚、余杭三县。


引证解释

1   《三国志·魏志·王肃传》“明帝 时大司农 弘农、董遇 等,亦歷注经传,颇传於世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《魏略》:“遇 言:‘﹝读书﹞当以三餘。’或问三餘之意。

2   指 余干、余姚、余杭 三县。


国语辞典

三余  【sān yú】

1   原为三国魏董遇教导学生充分用来读书的三个余暇时间:冬、夜、阴。典出《三国志·卷一三·魏书·王朗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。后泛指闲暇时间。

  晋·陶渊明〈感士不遇赋·序〉:「昔董仲舒作士不遇赋,司马子长又为之。余尝以三余之日,讲习之暇,读其文。」


词语组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