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ān mèi

三昧


拼音 sān mèi 
注音 ㄙㄢ ㄇㄟˋ

词语解释

三昧    [sān mèi]

1   佛教用语,梵文 Samādhi 的音律,意思是止息杂念,使心神平静,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。借指事物的要领,真谛。

   正令笔扛鼎,亦未造三昧。——陆游《示子过》 深得其中三昧。

   (Budd.) purity and calm arising from correct relization; knack; secret;


引证解释

1   佛教语。梵文音译。又译“三摩地”。意译为“正定”。谓屏除杂念,心不散乱,专注一境。

2   奥妙;诀窍。

3   指三昧真火。


国语辞典

三昧  【sān mèi】

1   佛教谓修行者将心集中在一点的状况。为胡语音译。基本上和把心保持在无散乱或静止的境界相似。也作「三摩地」、「三摩帝」、「三摩提」。

  《宋史·卷三四四·李之纯传》:「之仪能为文,尤工尺牍,轼谓入刀笔三昧。」 《红楼梦·第四八回》:「既是这样,也不用看诗。会心处不在多。听你说了两句,可知三昧你已得了。」

2   诀要、窍门。

  《宋史·卷三四四·李之纯传》:「之仪能为文,尤工尺牍,轼谓入刀笔三昧。」 《红楼梦·第四八回》:「既是这样,也不用看诗。会心处不在多。听你说了两句,可知三昧你已得了。」

英语   Samadhi (Buddhist term)​

德语   Samadhi (Sprachw)​

法语   Samadhi
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