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愧屋漏 [bù kuì wū lòu]
1 《诗·大雅·抑》:“相在尔室,尚不愧于屋漏。”
1 原谓独处于室时,亦慎守善德,使无愧于心。后转谓心地光明,在幽暗之处也不起邪念、做坏事。
1 屋漏,原指天窗,古代通于宫室中的阴暗处开设天窗,使日光射入屋内,故称为「屋漏」。比喻隐蔽无人之处。不愧屋漏语本比喻处世光明正大,即使在无人之处,亦持心端正,无愧于神明。
不愧屋漏
词语词性
词语组合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