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ōng shū

中书


拼音 zhōng shū 
注音 ㄓㄨㄥ ㄕㄨ
繁体 中書

词语解释

中书    [zhōng shū]

1   皇宫中的藏书。亦特指宫中记事的书。官名。中书令的省称。官署名。官名。中书舍人的省称。毛笔的别称,“中书君”的省称。

2   官名。中书令的省称。汉设中书令,掌传宣诏令,以宦者为之,后多任用名望之士。《汉书.萧望之传》:"望之以为中书政本,宜以贤明之选。"晋庾亮《让中书令表》:"国恩不已,复以臣领中书。"隋唐以中书令﹑侍中﹑尚书令共议国政﹐俱为宰相﹐后因以中书称宰相。

3   官名。中书舍人的省称。隋﹑唐时为中书省的属官。明清废中书省,于内阁设中书舍人,掌撰拟﹑缮写之事。

4   官署名。唐代的中书省﹑宋代的政事堂,亦直称为"中书"。

5   毛笔的别称,"中书君"的省称。


引证解释

1   皇宫中的藏书。亦特指宫中记事的书。

2   官名。中书令的省称。 汉 设中书令,掌传宣诏令,以宦者为之,后多任用名望之士。

3   官名。中书舍人的省称。 隋、唐 时为中书省的属官。 明 清 废中书省,于内阁设中书舍人,掌撰拟、缮写之事。

4   官署名。 唐 代的中书省、 宋 代的政事堂,亦直称为“中书”。

5   毛笔的别称,“中书君”的省称。参见“中书君”。


国语辞典

中书  【zhōng shū】

1   宫中所藏的书籍。

  《汉书·卷八八·儒林传·孔安国传》:「成帝时求其古文者,霸以能为百两征,以中书校之,非是。」 《后汉书·卷六四·卢植传》:「并在东观校中书五经记传,补续汉记。」

2   中书令的简称。参见「中书令」条。

3   中书舍人的简称。参见「中书舍人」条。

  宋·叶少蕴《石林诗话·卷中》:「文潞公在枢府,尝一日过中书,与荆公行至题下,特迟留诵诗。」

4   中书省的简称。参见「中书省」条。

  宋·叶少蕴《石林诗话·卷中》:「文潞公在枢府,尝一日过中书,与荆公行至题下,特迟留诵诗。」

5   宋代的政事堂。

  宋·叶少蕴《石林诗话·卷中》:「文潞公在枢府,尝一日过中书,与荆公行至题下,特迟留诵诗。」


词语组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