èr shù

二竖


拼音 èr shù 
注音 ㄦˋ ㄕㄨˋ
繁体 二豎

词语解释

二竖    [èr shù]

1   两个小孩,后以称病魔。

   公梦二竖子曰:“彼良医也,惧我,焉逃之?”其一曰:“居肓之上膏之下,若我何?——《左传·成公十年》

   two children; the evil spirits responsible for illness;


引证解释

1   亦作“二竪”。

2   指危害国运的奸佞小人。


国语辞典

二竖  【èr shù】

1   语本指病魔、疾病。

  《左传·成公十年》:「公疾病,求医于秦,秦伯使医缓为之,未至,公梦疾为二竖子,曰:『彼良医也,惧伤我,焉逃之?』其一曰:『居肓之上,膏之下,若我何?』」 宋·苏轼〈次韵子由病酒肺疾发〉诗:「三彭恣啖啮,二竖肯逋播。」 宋·陆游〈嘉定己已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〉诗一二首之二:「今年病老遂难禁,二竖奔逃岂易寻。」


词语组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