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ǔ guān

五官


拼音 wǔ guān 
注音 ㄨˇ ㄍㄨㄢ
词性 名词  

词语解释

五官    [wǔ guān]

1   指耳、眼、鼻、口、身,通常指脸部器官。

   五官端正。

   facial features; five sense organs of ears,eyes,lips,nose and tongue;


引证解释

1   五行之宫。古代传说中的五神。

2   分司天、地、神、民、类物的五种官职。

3   殷 周 时分掌政事的五个高级官职。

4   泛指百官。

5   古代宫中女官名。

6   指五官中郎将。按,此指 曹丕。丕 建安 间曾任五官中郎将。参见“五官郎”。

7   司历之官。历代至 清,皆设此官。

8   人体五种器官。耳、目、鼻、口、形。或谓耳、目、鼻、口、心。

9   人体五种器官。中医学谓鼻、目、口、舌、耳。

10   人体五种器官。指眼、耳、鼻、喉、口。


国语辞典

五官  【wǔ guān】

1   人面目上的耳、目、口、鼻等器官的总称。

  如:「五官分明」、「五官清秀」。

2   殷周时分掌政事的五个高级官职。

  《左传·昭公二十九年》:「故有五行之官,是谓五官……木正曰句芒,火正曰祝融,金正曰蓐收,水正曰玄冥,土正曰后土。」

3   五行之官。古代传说中的五神。

  《国语·楚语下》:「于是乎有天、地、神、民、类物之官,是谓五官,各司其序,不相乱也。」

4   分司天、地、神、民、类物的五种官职。

  《旧唐书·卷四三·职官志二》:「乾元元年置五官,有春、夏、秋、冬、中五官之名。」

5   司历之官,自唐迄清皆置之。

  《旧唐书·卷四三·职官志二》:「乾元元年置五官,有春、夏、秋、冬、中五官之名。」

6   秦、汉时的武职。为皇帝的侍从官。如秦汉时有五官、左、右中郎将,东汉时有五官侍郎、五官郎中诸官。

英语   five sense organs of TCM (nose, eyes, lips, tongue, ears 鼻目口舌耳)​, facial features

德语   Gesichtszüge (S)​, die fünf Sinnesorgane (Ohr, Auge, Mund, Nase, Zunge)​

法语   les organes des cinq sens



词语组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