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uán bǎo

元宝


拼音 yuán bǎo 
注音 ㄩㄢˊ ㄅㄠˇ
词性 名词  
繁体 元寶

词语解释

元宝    [yuán bǎo]

1   大宝。状似中国鞋子的金锭或银锭,通常是银锭,从前在中国当作货币使用。金元宝重五两或十两,银元宝一般重五十两。

   shoe-shaped gold or silver ingots;


引证解释

1   大宝。喻不可多得的贤才。

2   我国古钱币的一种名称。“元宝”二字前常冠以年号、朝代等,铸于币面。因 唐 朝“开元通宝”误读作“开通元宝”而得名。 《旧唐书·食货志上》载:武德 四年七月,废五铢钱,行开元通宝钱。开元钱之文,为给事中 欧阳询 制词及书。“其词先上后下、次左后右读之。自上及左迴环读之,其义亦通,流俗谓之开通元宝钱。”《宋史·食货志下二·钱币》:“初, 太宗 改元 太平兴国,更铸‘太平通宝’。

3   我国旧时铸成马蹄形的银锭。常作货币流通。

4   特指用锡箔纸折成、供祭祀时焚化的元宝形冥币。


国语辞典

元宝  【yuán bǎo】

1   重五十两的银锭。

2   我国古代上铸有「元宝」字样的钱。最早见于五代后晋高祖于天福年间所铸的「天福元宝」,元代世祖又以库银为元宝。后都泛指形似马蹄的银锭。
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