协韵 [xié yùn]
1 押韵,符合韵律。音韵学用语。一种因不知古今音异而随意把某字临时改读为某音以求和谐的作法。开始于南北朝,盛行于宋朝,朱熹是代表。
1 押韵,符合韵律。
2 音韵学用语。一种因不知古今音异而随意把某字临时改读为某音以求和谐的作法。开始于 南北朝,盛行于 宋朝,朱熹 是代表。 明 末 陈第 始用语音演变的道理反对这种不科学的作法,认为所协之音实即古本音,每字只有一个古音,而不应随文改读。参见“叶韵”。
1 符合韵律。诗词歌赋中,于相当的句末以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相押韵,使音调和谐优 美,称为「协韵」。
2 今韵与古韵不同,以今音读古韵,多不能谐。北周沈重作《毛诗音义》,创协韵之说,随意将某字临时改读某音,以求和谐。至明末陈第始用语音演变的道理加以反驳,认为时有古今,地有南北,今韵不协,正是语音演变的证据,不能任意随文改读。应求古韵,以证其和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