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iàn lìng

县令


拼音 xiàn lìng 
注音 ㄒ一ㄢˋ ㄌ一ㄥˋ
词性 名词  
繁体 縣令

词语解释

县令    [xiàn lìng]

1   官名,旧时一县的行政长官。

   今之县令。——《韩非子·五蠹》 会县令摄篆。——清·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 县令遣媒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
   county magistrate;


引证解释

1   高名令闻。

2   一县之行政长官。 周 有县正,掌县之政令。 春秋 时县邑之长称宰、尹、公、大夫,其职同。 秦 汉 县万户以上者称令,不及万户者称长。 晋 隋 因之。 唐 时县置令,县有赤、畿、望、紧、上、中、下七等,不分令长。 宋 因 唐 制,其京朝官任县令职者,称知某县事。 元 县置达鲁花赤,以县尹为副。 明 清 称知县。辛亥革命后改为县知事。后称县长。


国语辞典

县令  【xiàn lìng】

1   职官名。古代负责管理一县的长官。历代的名称略有不同,周代称为「县正」,春秋时称为「县宰」,秦汉时,县万户以称为「县令」,不及万户者称为「县长」,明清置「知县」,民初称为「县知事」,今则称为「县长」。

   县长 邑宰


词语组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