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ǒu tí yì

口蹄疫


拼音 kǒu tí yì 
注音 ㄎㄡˇ ㄊ一ˊ 一ˋ

词语解释

口蹄疫    [kǒu tí yì]

1   偶蹄目动物的急性传染病,病原体是病毒。主要症状是体温升高,口腔黏膜和蹄部发生水泡且溃烂,嘴里流白沫,跛行。传染快,有时人也受感染。


引证解释

1   偶蹄目动物的急性传染病,病原体是病毒。主要症状是体温升高,口腔黏膜和蹄部发生水泡且溃烂,嘴里流白沫,跛行。传染快,有时人也受感染。


国语辞典

口蹄疫  【kǒu tí yì】

1   偶蹄目动物的急性、热性与接触性传染病,由病毒所引起。主要症状为体温升高,口腔黏膜、蹄冠及趾间皮肤的真皮部长水泡并且溃烂,口吐白沫。

英语   foot-and-mouth disease (FMD)​, aphthous fever

德语   Maul- und Klauenseuche (S)​, [Abk.: MKS]

法语   fièvre aphteuse



词语组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