叹息 [tàn xī]
1 叹气。
例 惟闻女叹息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木兰诗》 未尝不叹息。——诸葛亮《出师表》 闻琵琶已叹息。——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 倚杖自叹息。——唐·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 仅叹息曰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 御史叹息去。——清·张廷玉《明史》 制府绕阶叹息,知变生肘腋,顷刻间便有作乱之事。——清·魏源《圣武纪》
英 sigh; heave a sigh;
2 叹美;赞叹。
例 姑娘此时,除了心中感激,点头叹息之外,再无别话。——《儿女英雄传》
英 praise; gasp in admiration;
1 叹气。
2 叹美;赞叹。
3 赞叹。 《后汉书·朱晖传》:“暉 又与同郡 陈揖 交善, 揖 早卒,有遗腹子 友,暉 常哀之,及司徒 桓虞 为 南阳 太守,召 暉 子 駢 为吏, 暉 辞 駢 而荐 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