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uí lóng

夔龙


拼音 kuí lóng 
注音 ㄎㄨㄟˊ ㄌㄨㄥˊ
繁体 夔龍

词语解释

夔龙    [kuí lóng]

1   相传舜的二臣名。夔为乐官,龙为谏官。《书·舜典》:“伯拜稽首,让于夔龙。”孔传:“夔龙,二臣名。”唐杜甫《奉赠萧十二使君》诗:“巢许山林志,夔龙廊庙珍。”后用以喻指辅弼良臣。

2   古器物上的夔龙纹饰。


引证解释

1   相传 舜 的二臣名。 夔 为乐官, 龙 为谏官。

2   古器物上的夔龙纹饰。


国语辞典

夔龙  【kuí lóng】

1   商代及西周时期,在钟鼎彝器上所刻铸的夔和龙形的花纹。

2   相传为舜的二臣名,夔是乐官,龙是纳言之官。
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