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ài shǐ

外史


拼音 wài shǐ 
注音 ㄨㄞˋ ㄕˇ

词语解释

外史    [wài shǐ]

1   指野史、杂史和以描写人物为主的旧小说之类,如《儒林外史》

   unofficial history;


引证解释

1   古代官名。掌管宣布京畿以外地区的王令、四方地志等。

2   指稗史及某些旧小说。如旧题 汉 黄宪 的《天禄阁外史》、 清 吴敬梓 的《儒林外史》。

3   旧时文人常用作别号。如 元 张雨 称 句曲外史,清 恽格 称 白云外史。


国语辞典

外史  【wài shǐ】

1   非正史,大抵为琐记及小说之类。如《儒林外史》。

  《明史·卷二八五·文苑传一·赵埙传》:「入见,赐之宴,赋诗称旨,除广信教授,自号荣阳外史。」
   别史

2   文人常以此作为雅号。

  《明史·卷二八五·文苑传一·赵埙传》:「入见,赐之宴,赋诗称旨,除广信教授,自号荣阳外史。」

3   职官名。职掌记录王者下达于京畿外的命令,并掌理四方邦国志书,三皇五帝的典籍 。



词语组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