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ài zhái

外宅


拼音 wài zhái 
注音 ㄨㄞˋ ㄓㄞˊ

词语解释

外宅    [wài zhái]

1   外衙。在牙城(主将住的内衙的卫城)外,所以称外宅。

   居元济外宅。——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

   external government office;


引证解释

1   城外住宅;别宅。

2   指男子养于别宅而与之同居之妇。


国语辞典

外宅  【wài zhái】

1   家宅的外院,相对于内宅而言。

  《史记·卷一一八·衡山王传》:「王奇孝材能,乃佩之王印,号曰将军,令居外宅。」 《新唐书·卷一五四·李晟传》:「黎明,雪止,愬入驻元济外宅,蔡吏惊曰:『城陷矣!』」

2   别宅、城外住宅。

  《水浒传·第二二回》:「有个女儿,唤做婆惜,典于宋押司做外宅。」 《金瓶梅·第三回》:「官人,你养的外宅,东街上住的,如何不请老身去吃茶?」

3   旧时称妻室以外的妾妇。

  《水浒传·第二二回》:「有个女儿,唤做婆惜,典于宋押司做外宅。」 《金瓶梅·第三回》:「官人,你养的外宅,东街上住的,如何不请老身去吃茶?」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