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ài shī

太师


拼音 tài shī 
注音 ㄊㄞˋ ㄕ
繁体 太師

词语解释

太师    [tài shī]

1   官名,西周置,为辅弼国君之臣,历代相因,以太师、太傅、太保为三公,多为大官的加衔,无实际的职权。后又指太子太师,即辅导太子之官。

   Grand Tutor;


引证解释

1   古三公之最尊者。 周 置,为辅弼国君之官。

2   古代乐官之长。

3   称年高有德的大和尚。

4   复姓。 周 有 太师疵。见《史记·周世家》。


国语辞典

太师  【tài shī】

1   职官名。三公之最尊者。三公指太师、太傅、太保。

  南朝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史传》:「于是就太师以正雅颂,因鲁史以修春秋。」

2   古代乐官之长。掌管乐律。

  南朝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史传》:「于是就太师以正雅颂,因鲁史以修春秋。」


词语组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