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án chán

寒蝉


拼音 hán chán 
注音 ㄏㄢˊ ㄔㄢˊ
繁体 寒蟬

词语解释

寒蝉    [hán chán]

1   天冷后不叫或低鸣的蝉。

   winter cicada;

2   蝉的一种,身体小,黑色,有黄绿色的斑点,翅膀透明。雄的有发音器,夏末秋初时在树上叫。

   寒蝉凄切。——宋·柳永《雨霖铃》

   a kind of cicada;


引证解释

1   蝉的一种。又称寒螿、寒蜩。较一般蝉为小,青赤色。

2   寒天的蝉。秋深天寒,蝉即不鸣,故常以遇事不敢讲话比作寒蝉。

3   古代妇女的面饰。因状如蝉,故称。


国语辞典

寒蝉  【hán chán】

1   动物名。一种蝉。体长寸许,胸与背皆有黑绿斑纹,翅膀透明,脉呈淡桦色,常鸣于 秋季日暮时分,其声幽抑。

  《后汉书·卷六七·党锢传·杜密传》:「知善不荐,闻恶无言,隐情惜己,自同寒蝉。」

2   蝉至天寒则不鸣。故用来比喻遇事而不敢直言的人。

  《后汉书·卷六七·党锢传·杜密传》:「知善不荐,闻恶无言,隐情惜己,自同寒蝉。」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