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uì niú tán qín

对牛弹琴


拼音 duì niú tán qín 
注音 ㄉㄨㄟˋ ㄋ一ㄡˊ ㄊㄢˊ ㄑ一ㄣˊ
词性 成语  
繁体 對牛彈琴

词语解释

对牛弹琴    [duì niú tán qín]

1   南朝梁·僧祐《弘明集》说,古代音乐家公明仪善于弹琴,有一次看见牛吃草,便为牛弹了一曲,但牛却不顾琴声幽雅,仍低着头吃草。后用“对牛弹琴”讥笑听话的人什么也不懂。也讽刺说话的人不看对象,瞎说一气。

   劝告他简直是对牛弹琴。

   cast pearls before swine; preach to deaf ears; talk to a post; whistle jigs to a milestone;


引证解释

1   亦作“对牛鼓簧”。喻对不懂事理的人讲道理或言事。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。


国语辞典

对牛弹琴  【duì niú tán qín】

1   相传古人公明仪曾为牛弹琴,但牛依然低头而食,听而不闻,因为人类的音乐,对牛而言并不适合。典出汉·牟融〈理惑论〉。后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或讲话不看对象。

  《醒世姻缘传·第二八回》:「说起天地二字,只当是耳边风;说到关帝、城隍、直山圣母,都是当对牛弹琴的一般。」 《镜花缘·第九〇回》:「对牛弹琴,牛不入耳,骂得狠好,咱们一总再算帐。」


词语组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