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íng zhāng

平章


拼音 píng zhāng 
注音 ㄆ一ㄥˊ ㄓㄤ

词语解释

平章    [píng zhāng]

1   评处;商酌。

2   品评。

3   古代官名。唐代以尚书、中书、门下三省长官为宰相,因官高权重,不常设置,选任其他官员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,简称“同平章事”,同参国事。唐睿宗时又有平章军国重事之称。宋因之,专由年高望重的大臣担任,位在宰相之上。金元有平章政事,位次于丞相。元代之行中书省置平章政事,则为地方高级长官。简称平章。明初仍沿袭,不久废。


引证解释

1   评处;商酌。

2   品评。

3   古代官名。 唐 代以尚书、中书、门下三省长官为宰相,因官高权重,不常设置,选任其他官员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,简称“同平章事”,同参国事。 唐睿宗 时又有平章军国重事之称。 宋 因之,专由年高望重的大臣担任,位在宰相之上。 金 元 有平章政事,位次于丞相。 元 代之行中书省置平章政事,则为地方高级长官。简称平章。 明 初仍沿袭,不久废。

4   辨别彰明。


国语辞典

平章  【píng zhāng】

1   商议处理。

  宋·张元干〈贺新郎·曳杖危楼去〉词:「唤取谪仙平章看,过苕溪尚许垂纶否?」 明·陈与郊《昭君出塞》:「无情是画笔平章,沉吟自想!」

2   品评、评论。

  《初刻拍案惊奇·卷九》:「那里管女儿肯不肯,别许了平章阔阔出之子,僧家奴。」

3   职官名。唐宋以同平章事为宰相之职,元置平章为丞相之副。

  《初刻拍案惊奇·卷九》:「那里管女儿肯不肯,别许了平章阔阔出之子,僧家奴。」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