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ì duān

异端


拼音 yì duān 
注音 一ˋ ㄉㄨㄢ
繁体 異端
反义   正统  

词语解释

异端    [yì duān]

1   异常的吉兆。现多指自认为正统者对异己的思想、理论的称呼。

   攻乎异端,斯害也已。——《论语·为政》。朱熹集注:“非圣人之道,而别为一端。”焦循补疏:“各为一端,彼此互异。”

   strange omen;

2   古代儒家称其他学说、学派为异端。

   heterodoxy; heresy;


引证解释

1   亦作“异端”。

2   古代儒家称其他学说、学派为异端。

3   凡自居正统的人或组织对异己的观点、学说或教义亦称之为异端。

4   各种说法;不同见解。

5   犹异志,离心。

6   指分离。

7   指无关紧要的事物。

8   另一端。

9   意外事端。


国语辞典

异端  【yì duān】

1   由本位角度指称其他不同的学说、流派。

  《论语·为政》:「子曰:『攻乎异端,斯害也已。』」 唐·玄宗〈孝经注序〉:「嗟夫!夫子没而微言绝,异端起而大义乖。」
   正统

2   和传统道德思想,尤指和儒家思想相违背的邪说。

  《红楼梦·第五八回》:「以后断不可烧纸钱。──这纸钱原是后人的异端,不是孔子的遗训。」


词语组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