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ūn wú

昆吾


拼音 kūn wú 
注音 ㄎㄨㄣ ㄨˊ

词语解释

昆吾    [kūn wú]

1   山名。美石名。指昆吾之君。古丘名。传说太阳正午所经之处。地名。在长安南,靠终南山,汉代属上林苑的范围。用昆吾石冶炼成铁制作的刀剑。借指正午。夏·商之间部落名。古掌管冶铸之官。

2   美石名。

3   用昆吾石冶炼成铁制作的刀剑。

4   古掌管冶铸之官。

5   夏商之间部落名。己姓。初封于濮阳(今河南省濮阳市)。夏衰,昆吾为夏伯,迁于旧许(今河南省许昌市),后为商汤所灭。

6   指昆吾之君。

7   古丘名。传说太阳正午所经之处。

8   借指正午。

9   地名。在长安南,靠终南山,汉代属上林苑的范围。


引证解释

1   山名。

2   美石名。

3   用昆吾石冶炼成铁制作的刀剑。参见“昆吾刀”。

4   古掌管冶铸之官。

5   夏 商 之间部落名。 己 姓。初封于 濮阳 (今 河南省 濮阳市 )。 夏 衰, 昆吾 为 夏 伯,迁于 旧许 (今 河南省 许昌市 ),后为 商汤 所灭。

6   指 昆吾 之君。参阅《史记·楚世家》。

7   古丘名。传说太阳正午所经之处。

8   借指正午。

9   地名。在 长安 南,靠 终南山,汉 代属 上林苑 的范围。


国语辞典

昆吾  【kūn wú】

1   国名。位今河南省濮阳县,曾为夏伯,后为商汤所灭。

  《淮南子·天文》:「至于昆吾,是谓正中。」 《文选·张衡·思玄赋》:「跻日中于昆吾兮,憩炎火之所陶。」

2   正午时太阳所在的地方。

  《淮南子·天文》:「至于昆吾,是谓正中。」 《文选·张衡·思玄赋》:「跻日中于昆吾兮,憩炎火之所陶。」

3   古代的宝刀、宝剑。以昆吾山上的赤铜打造成。《山海经·中山经》晋·郭璞·注:「此山出名铜,色赤如火,以之作刃,切玉如割泥也;周穆王时西戎献之,尸子所谓昆吾之剑也。」也作「锟铻」。
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