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兰 [mù lán]
1 一种落叶乔木,叶子互生,倒卵形或卵形,花大,外面紫色,里面白色,果实是弯曲的长圆形。花蕾供药用。
英 lily magnolia;
2 这种植物的花。也叫“辛夷”或“木笔”
英 lilymagnolia flower;
1 香木名。又名杜兰、林兰。皮似桂而香,状如楠树。
2 指此种植物的花。
3 民间传说人物。曾女扮男装,替父从军。故事最早见于 北朝 民歌《木兰诗》。其姓氏或作 花,或作 朱,也作 木,均无确证。
4 围场名。约当今 河北 围场县 地。木兰系满语吹哨引鹿之意。 清 康熙、雍正 诸朝,皇帝常于每年秋率王公等至此围猎习武,称木兰秋獮,称其地为 木兰围场。雍正 时,四周立栅,关防甚严, 咸丰 以后,獮礼废弛,始逐渐放垦,其后垦民渐集,乃置围场厅,公元1913年改为 围场县。
1 辛夷的别名。参见「辛夷」条。
2 改易男装代父从军的孝女。古乐府有〈木兰诗〉咏其事。姚莹《康輶纪行》以为北魏人,宋翔凤《过庭录》以为隋恭帝时人,程大昌《演繁露》以〈木兰诗〉中有「可汗大点兵」语。则以为非隋即唐之人。姓氏不可考,或以为姓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