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ù yú

木鱼


拼音 mù yú 
注音 ㄇㄨˋ ㄩˊ
词性 名词  
繁体 木魚

词语解释

木鱼    [mù yú]

1   一种打击乐器,原为僧尼念经、化缘时敲打的响器,用木头做成,中间镂空。

   wooden fish—a percussion instrument;


引证解释

1   佛教法器。相传佛家谓鱼昼夜不合目,故刻木像鱼形,用以警戒僧众应昼夜忘寐而思道。有两种:一为圆状鱼形,诵经礼佛时扣之以调音节;一为挺直鱼形,粥饭或集会众僧时用之,俗称梆。

2   指木鱼声。参阅《百丈清规·法器·木鱼》。

3   棕笋的别名。因其形如鱼,故称。

4   木刻鱼形。旧时悬于库房前以示有馀。

5   打击乐器。木制。通常为圆形( 广东 音乐所用为长方形)。用小木槌敲击。民族乐队中,有按五声、七声或十二律排列成组者。


国语辞典

木鱼  【mù yú】

1   一种佛教法器。相传鱼昼夜不合目,故刻木像鱼形,击之以警戒僧众应昼夜思道。形制有二:一为挺直鱼形,用来粥饭或集众、警众,悬挂在寺院走廊上。一为圆状鱼形,诵经时所用,放在案上。明、清以来,民间音乐和潮剧、粤剧中常用到木鱼。使木鱼除法器外兼具乐器功能。

  唐·司空图〈上陌梯寺怀旧僧〉诗:「松日明金像,山风响木鱼。」 《水浒传·第四五回》:「若怕五更睡著了,不知省觉,却那里寻得一个报晓的头陀,买他来后门头大敲木鱼,高声叫佛,便好出去。」


词语组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