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ǎi shū

楷书


拼音 kǎi shū 
注音 ㄎㄞˇ ㄕㄨ
词性 名词  
繁体 楷書

词语解释

楷书    [kǎi shū]

1   汉字字体的一种,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,是由隶书演变而来的。

   regular script;


引证解释

1   汉 字书体之一种。又称正书、真书、正楷。由隶书演变而成。以形体方正,笔画平直,可作楷模,故名楷书。始于 东汉,通行至今。 唐 以前,楷书亦兼指八分书与隶书。

2   指楷书吏。


国语辞典

楷书  【kǎi shū】

1   一种汉字书体。初指笔画平直,端正工整的字体,唐宋以后专指由隶书演变而来的正体书法。与隶书的主要区别为省略尾部的挑笔。约起源于后汉,至魏完备成体,通行至今。

  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·卷二·故事二》:「中书检正官不置吏人,每房给楷书一人,录净而已。」

2   以楷隶誊抄文字的官吏。起自晋代。

  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·卷二·故事二》:「中书检正官不置吏人,每房给楷书一人,录净而已。」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