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ēng gāo

登高


拼音 dēng gāo 
注音 ㄉㄥ ㄍㄠ
词性 动词  

词语解释

登高    [dēng gāo]

1   上到高处。也特指重阳节登山的风俗。

   登高壮观天地间,大江茫茫去不还。——唐·李白《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》

   ascend a height;


引证解释

1   升至高处。

2   指农历九月初九日登高的风俗。 南朝 梁 吴均 《续齐谐记·九日登高》:“汝南 桓景 随 费长房 游学累年。 长房 谓曰:‘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,宜急去,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繫臂,登高饮菊花酒,此祸可除。’ 景 如言,齐家登山。夕还,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。

3   指农历正月初七和十五日登高的风俗。

4   锦的别名。


国语辞典

登高  【dēng gāo】

1   登上高处。

  《礼记·曲礼上》:「听于无声,视于无形,不登高,不临深,不苟訾,不苟笑。」 《史记·卷二七·天官书》:「登高而望之,下属地者三千里。」

2   阴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。南朝梁·吴均〈续齐谐记〉:「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,累年,长房谓曰:『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,宜急去,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,登高饮菊花酒,此祸可除。』」景如言齐登山,夕还,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,长房闻之曰:『此可代也。』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,妇人带茱萸盖本于此。」唐·王维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〉诗:「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」



词语组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