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ú qín

胡琴


拼音 hú qín 
注音 ㄏㄨˊ ㄑ一ㄣˊ
词性 名词  

词语解释

胡琴    [hú qín]

1   弦乐器之一,把系有马尾的竹弓置于两根弦之间,弦固定于蒙覆蛇皮的竹筒上,演奏时马尾摩擦琴弦而发声,如板胡、二胡等。

   胡琴琵琶与羌笛。——唐·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

   huqin fiddle; two-stringed Chinese violin;


引证解释

1   古乐器名。古代泛称来自北方和西北各族的拨弦乐器,有时指琵琶,有时指忽雷等。约 宋 元 开始,亦为拉弦乐器之称。

2   今戏曲中所用的弦乐器。琴筒一端蒙蛇皮,筒上装琴杆,杆端设木轸二,从木轸到筒底张弦二根,以竹弓张马尾,放在两弦之间拉动。有二胡、京胡、板胡、四胡等不同形制。


国语辞典

胡琴  【hú qín】

1   乐器名。中国拉弦乐器的总称。来自北番奚族,汉时输入,元代始称为「胡琴」。以竹为筒,空腹上蒙蛇皮,筒设杆柄,柄端穿一横孔,再以二轴贯穿,由轴至筒,设两弦,另用竹弓张马尾纳二弦之间,摩擦发声,故称为「二弦」。音色优美,应用甚广,种类亦多,依其形制大小、音域高低区分为南胡、京胡、粤胡等。

英语   huqin, family of Chinese two-stringed fiddles, with snakeskin covered wooden soundbox and bamboo bow with horsehair bowstring

德语   Zweisaideninstrument

法语   huqin (instruments à cordes)​
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