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ō tāi

脱胎


拼音 tuō tāi 
注音 ㄊㄨㄛ ㄊㄞ
词性 动词  
繁体 脫胎

词语解释

脱胎    [tuō tāi]

1   道教语。谓脱去凡胎。

   脱胎成仙。

   be reborn;

2   指一事物由另一事物孕育变化而产生。

   封建社会是从奴隶社会脱胎而来的。

   emerge from the womb of;


引证解释

1   道教语。谓脱去凡胎。

2   比喻此一事物由另一事物孕育变化而产生。

3   谓诗文等取法前人而化为己出。

4   我国制作漆器的一种方法。参见“脱胎漆器”。

5   瓷器名。凸印团花,刷以深浅不一的豆青色玛瑙釉,光润明亮,视之若无胎骨,故称。始制于 宋 代 汝州 青器窑,后来的官窑亦有仿制品。


国语辞典

脱胎  【tuō tāi】

1   道家指脱去凡胎而成仙。

  《红楼梦·第一〇四回》:「大凡成仙的人,或是肉身去的,或是脱胎去的。」

2   比喻一事物由另一事物孕育变化而产生。如宋时李清照〈一翦梅〉中的「此情无计可消除,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。」乃脱胎于范仲淹〈御街行〉的「都来此事,眉间心事,无计相回避」。此种诗文上的模仿即属脱胎现象。
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