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à bā zhōu

腊八粥


拼音 là bā zhōu 
注音 ㄌㄚˋ ㄅㄚ ㄓㄡ
词性 名词  
繁体 臘八粥

词语解释

腊八粥    [là bā zhōu]

1   在腊月初八用米、豆、枣、栗、莲子等煮成的粥。佛教称农历十二月初八为腊八。是日,各大寺院用果子杂拌煮粥,分食众僧,因有此称。民间亦相沿成俗。

   rice porridge with nuts and dried fruit eaten on the 8th day of the 12th lunar month;


引证解释

1   佛家称农历十二月初八日为腊八。是日,各大寺院用果子杂拌煮粥,分食僧众,因有此称。民间亦相沿成俗。


国语辞典

腊八粥  【là bā zhōu】

1   腊八日时,用杂米豆果所煮成的稀饭。起源于佛教,传说释迦牟尼在这一天成道,因此佛教寺院每逢这一天煮粥供佛,后通行于民间。

  宋·吴自牧《梦粱录·卷六·十二月》:「此月八日,寺院谓之『腊八』。大刹等寺,俱设五味粥,名曰『腊八粥』。」 清·富察敦崇《燕京岁时记·十二月》:「腊八粥者,用黄米、白米、江米、小米、菱角米、栗子、红江豆、去皮枣泥等,合水煮熟,外用染红桃仁、杏仁、瓜子、花生、榛穰、松子及白糖、红糖、琐琐葡萄,以作点染。」


词语组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