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ù xù

苜蓿


拼音 mù xù 
注音 ㄇㄨˋ ㄒㄨˋ
词性 名词  

词语解释

苜蓿    [mù xù]

1   一种生长广泛的重要的欧洲豆科牧草植物( Medicago sativa ),具三小叶和蓝紫色花,主要作为牧草和绿肥作物,在旱季可生存,这是因为它们有特别长的根系,可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。

   alfalfa;


引证解释

1   古大苑语buksuk的音译。植物名。豆科,一年生或多年生。原产 西域 各国, 汉武帝 时, 张骞 使 西域,始从 大宛 传入。又称怀风草、光风草、连枝草。花有黄紫两色,最初传入者为紫色。可供饲料或作肥料,亦可食用。 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:“﹝ 大宛 ﹞俗嗜酒,马嗜苜蓿。

2   马嗜苜蓿,故亦用作马的代称。


国语辞典

苜蓿  【mù xù】

1   植物名。豆科苜蓿属,二年生草本。叶互生,有柄,小叶倒卵形或倒心脏形,先端圆形或凹入。春天由叶腋抽花梗,开黄色蝶形花。荚果螺旋形,边缘具毛状突起。可供蔬食、饲料、肥料等用。

英语   lucerne, alfalfa

德语   Schneckenklee (lat: Medicago)​ (Eig, Bio)​

法语   Luzerne (genre)​
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