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ēng tián

葑田


拼音 fēng tián 
注音 ㄈㄥ ㄊ一ㄢˊ

词语解释

葑田    [fēng tián]

1   湖泽中葑菱积聚处,年久腐化变为泥土,水涸成田,是谓“葑田”。

2   将湖泽中葑泥移附木架上,浮于水面,成为可以移动的农田,叫葑田。也叫架田。


引证解释

1   湖泽中葑菱积聚处,年久腐化变为泥土,水涸成田,是谓“葑田”。 《宋史·河渠志七》:“临安 西湖 周回三十里,源出於 武林泉。

2   将湖泽中葑泥移附木架上,浮于水面,成为可以移动的农田,叫葑田。也叫架田。《周礼》所谓‘泽草所生,种之芒种’是也。参见“架田”。


国语辞典

葑田  【fēng tián】

1   湖面上茭蒲等水生植物生长日久之后,根离地而浮于水上,农家乃利用其又广又厚密的特性在上施土种植,故称为「葑田」。

  宋·苏轼〈乞开杭州西湖状〉:「自国初以来,稍废不治,水涸草生,渐成葑田。」

2   湖面为茭蒲等水生植物占满,而湖泊渐趋干涸,称为「葑田」。

  宋·苏轼〈乞开杭州西湖状〉:「自国初以来,稍废不治,水涸草生,渐成葑田。」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