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ī shuài

蟋蟀


拼音 xī shuài 
注音 ㄒ一 ㄕㄨㄞˋ
词性 名词  

词语解释

蟋蟀    [xī shuài]

1   蟋蟀科的跳跃昆虫的通称,以雄性摩擦前翅的特化部分发出唧唧声而著称。触角较身躯为长。

   cricket;


引证解释

1   亦作“螅蟀”。

2   昆虫名。黑褐色,触角很长,后腿粗大,善于跳跃。雄的善鸣,好斗。也叫促织。

3   《诗·唐风》篇名。小序谓刺 晋僖公 “俭不中礼”。 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七年》:“印段 赋《蟋蟀》。

4   象声词。


国语辞典

蟋蟀  【xī shuài】

1   动物名。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,属节肢动物。体型圆长,为黑褐色,触角细而长,后肢长大,善于跳跃。雄虫翅上有发声器,以两翅摩擦而发声。性好斗。蟋蟀本性怕光,栖身于土中或石砾下,以植物为食,是农作物的害虫。

2   《诗经·唐风》的篇名。共三章。根据〈诗序〉:「蟋蟀,刺晋僖公也。」或亦指岁暮宴乐之诗 。首章二句为:「蟋蟀在堂,岁聿其莫。」

英语   cricket (insect)​

德语   Grille (S)​, Heimchen (S)​

法语   grillon
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