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iàng qí

象棋


拼音 xiàng qí 
注音 ㄒ一ㄤˋ ㄑ一ˊ
词性 名词  

词语解释

象棋    [xiàng qí]

1   棋类运动的一种,双方各有棋子十六个,一将(帅)、两士(仕)、两象(相)、两车、两马、两炮、五卒(兵),按规则移动棋子,将死对方的将(帅)为胜。

   Chinese chess;


引证解释

1   亦作“象碁”。

2   先秦 六簙戏用象牙做的棋子。黑白各六枚。

3   古代弈之一种,亦曰象戏。相传 战国 时已有之。其后 北周武帝 制《象经》,集百僚讲说。据传《象经》有日月星辰之象,以寓兵机。 《隋书·经籍志》兵家著录《象经》一卷,题 周武帝 撰,书亦不传。 宋 司马光 作有《古局象棋图》,与今象棋不同。

4   现今通行的象棋,相传为 唐 牛僧孺 所制。刻圆木或牙、骨为棋子三十二枚,红黑各半。两人对弈,一方以帅统士、相及车、马、炮各二,卒五;一方以将统士、象及车、马、砲各二,兵五。弈时双方轮流行棋,以将一方之将帅围死为胜。现在又称中国象棋,以区别于国际象棋。


国语辞典

象棋  【xiàng qí】

1   一种棋戏。两人对下,持黑棋的一方有一个将,二个士、象、车、马、包,五颗卒等十六颗子;红棋则为一个帅,二个仕、相、车、㐷、炮,五颗兵等十六颗子,各子走法不同。棋盘由九条直线与十条横线组成,中间划有河界。双方交替走子,以攻死对 方的将或帅为胜。

2   象棋游戏所使用的棋子。

英语   Chinese chess, CL:副[fu4]

德语   chinesisches Schach (S)​, Xiangqi (Eig)​, Schachspiel mit 32 Figuren

法语   échecs chinois, xiangqi



词语组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