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áng guān

阳关


拼音 yáng guān 
注音 一ㄤˊ ㄍㄨㄢ
繁体 陽關

词语解释

阳关    [yáng guān]

1   古邑名。春秋鲁地,后入齐。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偏东而南约六十里。

2   古聚落名。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境内。

3   古关名。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南古董滩附近,因位于玉门关以南,故称。

4   古关名。常用以泛指远方。

5   古关名。战国时巴国三关之一。三国蜀刘备又置关。

6   古曲《阳关三叠》的省称。亦泛指离别时唱的歌曲。


引证解释

1   古邑名。 春秋 鲁 地,后入 齐。在今 山东省 泰安市 偏东而南约六十里。

2   古聚落名。在今 河南省 禹州市 境内。

3   古关名。在今 甘肃省 敦煌市 西南 古董滩 附近,因位于 玉门关 以南,故称。

4   古关名。常用以泛指远方。

5   古关名。 战国 时 巴国 三关之一。 三国 蜀 刘备 又置关。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江水一》:“江水 东逕 阳关 巴子梁,江 之两岸,犹有梁处, 巴 之三关,斯为一也。

6   古曲《阳关三迭》的省称。亦泛指离别时唱的歌曲。


国语辞典

阳关  【yáng guān】

1   地名。春秋时鲁邑,在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。

2   汉时设置于甘肃省敦煌县西南一百三十里的关隘。因位于玉门关之南,故称为「阳关」,为出塞必经的地方。
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