统一码:U+290AA

HTML代码:&#168106

CSS代码:\290AA

Unicode版本:3.1

符号名称:表意文字xiè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xiè



𩂪《康熙字典》

【戌集】
【戌集中】
部首:
总笔画:14
部首笔画:8
部外笔画:6

《字義總略》音屑。雪也。 《楊愼·轉注古音》說文雨䨘爲𩂪,从雨䏌聲。䨘卽古文霰字。䏌音佾,𩂪亦當音佾。徐鉉以相邀切音之,蓋誤以䏌爲肖耳。○按說文本作霄。升庵以爲𩂪字,不知何據。《正字通》仍字義總略,作先結切,音屑。而歷引爾雅釋天,謝莊雪賦,駁相邀切之非。今按諸書本俱作霄。𠀤無作𩂪者。姑誌以備參考。 《唐韻》蘇甸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先見切,𠀤先去聲。 《說文》稷雪也。从雨散聲。 《詩·小雅》如彼雨雪,先集維霰。 《箋》將大雨雪,始必微溫,雪自上下,遇溫氣而搏,謂之霰。 《大戴禮》陽之專氣爲霰。 《註》隂氣在雨水,凝滯爲雪。陽氣薄之,不相入,散而爲霰。故春秋榖梁說曰:霰者,陽脅隂之符也。 《釋名》霰,星也。水雪相搏,如星而散也。 《埤雅》閩俗謂之米雪,言其霰粒如米,所謂稷雪,義蓋如此。今名濇雪,亦名濕雪。  又《字彙補》佛之外道曰霰尼。見楞嚴經。 《說文》或作䨘。 《玉篇》亦作𩆵。 《集韻》或作霚。



谜语

"𩂪" 为谜底的谜语

  1. 下看八个口 (打一汉字)

  2. 【解释】 八个口是八口,从上至下按顺序排是八在上,口在下,为㕣。


  3. 四个雷 (打一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