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
尚,还,表示进一层:既高~大。尚~。况~。 表示暂时:苟~偷安。姑~。 表示将要、将近:城~拔矣。年~九十。 一面这样,一面那样:~走~说。 表示经久:这双鞋~穿呢! 文言发语词,用在句首,与“夫”相似:~说。 姓。
<副>
(1) 将近;几乎 [almost;nearly] 年且九十。——《列子·汤问》 上晚年多内宠,小王且二十人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 去后且三年。——清· 侯方域《壮悔堂文集》 (2) 将要 [be going to;will;shall] 会且归矣,无庶予子憎。——《诗·齐风》 故天之且风,草木未动而鸟已翔矣。——《淮南子》 且为之奈何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 以为且噬己矣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三戒》 火且尽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 祸且及汝。——清· 魏禧《大铁椎传》 (3) 又如:且当(该当);且然(亦将如此) (4) 暂且;姑且 [just;for the time being] 且往观乎?——《诗·郑风》 且携所著。——清· 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 甚且心之所以清。——清· 刘开《问说》 (5) 又如:你且等一下;这事且放一下;且可(犹暂且);且休(暂且休整);且自(暂且;只管);且住(暂止);且暂(犹暂且);且权(暂且;姑且);且则(姑且);且复(姑且再) (6) 用来加强语气,表示某事物的极端的、假设的或不可能有的情况或事例 [even]。如:死且不怕,况困难乎 (7) 〈方〉∶表示需要或可以延续很长时间 [for a long time]。如:这笔且用呢;他且来不了呢
<<连>>
(1) 表示并列关系,相当于“又”、“而且” [and] 君子有酒,旨且多。——《诗·小雅》 行牧且荛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 连拜且泣。——宋· 王谠《唐语林·雅量》 香且甘者。——清· 周容《春酒堂遗书·芋老人传》 贼能且众。——清· 魏禧《大铁椎传》 (2) 又如:贫且贱;横且直;且并(并且);且是(而且) (3) 又…又。连用以表示两件事同时并进 [both…and…]。如:既高且大;且战且退 (4) 表示选择关系,相当于“抑或”、“或者” [or] 王以天下为尊秦乎?且尊 齐乎”——《战国策》 是且非邪。——唐· 韩愈《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》 (5) 表示递进关系,相当于“尚且”、“况且” [moreover] 且焉置土石。——《列子·汤问》 且北方之人,不习水战。——《三国志》 且人患志之不立。——《世说新语·自新》 余悲之,且曰…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 且欲观客。——清· 魏禧《大铁椎传》 (6) 又如:且夫(且况。况且) (7) 表示假设关系,相当于“若”、“假如” [if] 且静郭君听 辨而为之也,必无今日之患也。——《吕氏春秋》 且复妄言。——明· 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 (8) 又如:且如(假如;如果);且使(假使;倘若) (9) 尚且,还 臣死且不避,卮酒安足辞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 为众人师且不敢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 且继今以往。——[英]赫胥黎著、 严复译《天演论》 (10) 另见 jū
<代>
此,这;今 [this] 匪且有且,匪今斯今。——《诗·周颂·载芟》。毛传:“且,此也。”
ㄑㄧㄝˇ
暂时。 如:「你且坐著」。 《史记·卷六六·伍子胥传》:「民劳,未可,且待之。」 将要。 如:「旦暮且下」。 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:「魏有破韩之志,韩见且亡,必东愬于齐。」 只。 宋·苏轼〈虞美人·持杯遥劝天边月〉词:「持杯复更劝花枝,且愿花枝常在莫披离。」 《水浒传·第六五回》:「我自要干大事,那里且报小仇。」
ㄑㄧㄝˇ
又、并。 如:「老榕树既高且大。」 《诗经·小雅·鱼丽》:「君子有酒,旨且多。」 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:「以志吾过,且旌善人。」 况、何况。 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「且楚师老矣,何故退?」 《三国志·卷三五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:「且北方之人,不习水战。」 尚、还。 如:「尚且」、「然且不可」。 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:「然则圣人且有过与?」 抑、或者。 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「王以天下为尊秦乎?且尊齐乎?」 《史记·卷四四 ·魏世家》:「富贵者骄人乎?且贫贱者骄人乎?」 表示同时做两件事情。 如:「且歌且舞」、「且战且走」。
ㄐㄩ
农历六月。 《尔雅·释天》:「六月为且。」
ㄐㄩ
用于句末,无义。 《诗经·郑风·褰裳》:「狂童之狂也且!」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淺野切《正韻》七野切,𠀤音跙。借曰之辭。 《論語》且予之類是也。 又未定之辭。 《禮·檀弓》曾子曰:祖者,且也。且胡爲其不可以反宿。 又又也。 《詩·小雅》君子有酒,多且旨。 又此也。 《詩·周頌》匪且有且。 《傳》非獨此處有此稼穡之事也。 又姑且也。 《詩·唐風》且以喜樂。 又將也。 《史記·項羽紀》范增謂項莊曰:若屬且爲所鹵。 又苟且也。 《莊子·庚桑楚》老子語南榮趎曰:與物且者,其身不容,焉能容人。 《註》且者,姑與物爲雷同,而志不在也。 又姓。宋且謹修,明且𥳑。俗誤讀苴。 又通作俎。薦牲具。祭祀燕饗用之。 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𡘋子余切,音疽。 《說文》薦也。 又同趄。行不進也。 《易·夬卦》其行次且。別作趦趄。 又多貌。 《詩·大雅》籩豆有且。 又蝍蛆亦曰卽且。 《史記·龜筴傳》騰蛇之神,而殆於卽且。 又《爾雅·釋天》六月爲且。 《郭註》闕詁。或云:一作焦月。六月盛熱,故曰焦。 又巴且,見《司馬相如賦》。 《史記》作猼且,卽巴焦。 又語餘聲。 《詩·鄭風》士曰旣且。 《朱傳》音疽。語辭,與乃見狂且,其樂只且,匪我思且,椒聊且,曰父母且,諸且字皆語餘聲。 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叢租切。與徂同,往也。 又《韻會》七序切,徐去聲。恭敬貌。 《詩·周頌》有萋有且。 《正字通》《說文》且从几,足有二橫。一,地也。象藉於地形。音阻。阻詛諧且爲聲,餘義皆假借。孫愐譌用子余切。《韻會》馬韻且引《說文》義同俎,譌轉魚韻,爲孫切所蔽,音同疽,音義相矛盾。 又俎本作且,且字借義旣廣,故別加半肉作俎以別之。
"且" 为谜底的谜语
全力协助 (打一汉字)
【解释】 全力协“助”去掉“力”为“且”。
目多两横 (打一字)
直走一半 (打一汉字)
【解释】 直的一半是且。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