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横撇/横钩、竖钩、横撇/横钩、撇、捺、横
<名>
(1) 古官名 [auxiliary official] (2) 传说为帝王的四辅之一,是辅佐帝王的最高官吏 (3) 佐官名。秦始置。汉以后,中央和地方官吏的副职有大理丞、府丞、县丞等
ㄔㄥˊ
古代輔佐帝王或正官的官吏。 如:「丞相」、「縣丞」、「府丞」。
ㄔㄥˊ
輔佐、輔助。 《漢書·卷九三·佞幸傳·淳于長傳》:「會大將軍王鳳病,長侍病,晨夜扶丞左右,甚有甥舅之恩。」
《廣韻》署陵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辰陵切《正韻》時征切,𠀤音承。 《玉篇》繼也。 《廣韻》佐也。 《正韻》副貳也。 《禮·文王世子》虞、夏、商、周有師保,有疑丞。 又《戰國策》堯有九佐,舜有七友,禹有五丞,湯有三輔。 又《前漢·百官表》丞相秦官金印紫綬,掌丞天子助理萬機。 《註》應劭曰:丞者,承也。相者,助也。 又《前漢·淳于長傳》扶丞左右,甚有甥舅之恩。 又《宋史·天文志》紫微垣西蕃七星,第七星爲上丞。東蕃八星,第八星爲少丞。 又與承通。 《史記·張湯傳》於是丞上指。今本或作承。 又《廣韻》常證切,承去聲。縣名。在沂州,匡衡所居。 又《韻補》叶之郢切。與拯通。 《揚雄·羽獵賦》丞民於豐桑。
切部: 署陵切
『清代:段玉裁』
翊當作翼。俗書以翊爲翼。翼猶輔也。哀十八年左傳曰。使帥師而行。請承。杜曰。承、佐也。承者丞之假借。文王世子引記曰。虞夏商周有師保、有疑丞。百官公卿表丞相。應劭曰。丞者、承也。相者、助也。按漢凡官多有丞者皆以輔之。
四字當作從?二字。山部曰。?、高山之節。
逗。山高謂?也。
義當作意。字之誤也。凡高者在上。必竦手以承之。丞承曡韵。署陵切。六部。
"丞" 为谜底的谜语
水源曲折山峰隐 (打一汉字)
【解释】 水源,指的是水的源头那就是水的脑袋,水上面不是有个横折的笔画吗,那就是水源曲折,丞最下面一横你把它当做是一个山,刚刚山上面的三竖藏到水里了,就是山峰隐。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