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点、横、竖折/竖弯
<名>
(1) 过去 [of the pass] 追亡事、今不见,但山川满目泪沾衣。——《木兰花慢》 (2) 另见 wú
<动>
(1) 古同“无” (2) 通“无”。没有 [not have] 河曲智叟亡以应。——《列子·汤问》 予美亡此,谁与独处。——《诗·唐风·葛生》 亡则以缁,长半幅。——《仪礼·士丧礼》 日知其所亡,月无忘其所能,可谓好学也已矣。——《论语·子张》 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。——《孟子·尽心上》 自苦亡人之地。——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 大且亡罪夷灭。 君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。——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 (3) 副词,通“毋”可译为“不”、“不要”等,表示否定 [don't] 幸亡阻我。——明· 宗臣《报刘一丈书》 亡论长者。 法令亡常。——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 亡何国变。——清· 黄宗羲《柳敬亭传》 (4) 另见 wáng
ㄨㄤˊ
逃跑。 如:「流亡」、「逃亡」。 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:「问其名居,不告而退,遂自亡也。」 失去。 如:「亡羊补牢」。 《新唐书·卷九六·房玄龄传》:「一日去良弼,如亡左右手。」 死去。 如:「死亡」、「伤亡」。 消灭。 如:「灭亡」、「败亡」。 《礼记·中庸》:「国家将亡,必有妖孽。」 外出不在。 《论语·阳货》:「孔子时其亡也,而往拜之。」 《聊斋志异·卷一○·真生》:「明日,往投刺,适值其亡,凡三谒,皆不遇。」 忘记。 汉·王充《论衡·语增》:「为长夜之饮,亡其甲子。」 唐·戴叔伦〈南野〉诗:「身勚竟亡疲,团团欣在目。」 通「忘」。
ㄨㄤˊ
死去的。 如:「亡父」、「亡兄」、「未亡人」。 《后汉书·卷三五·郑玄传》:「末所愤愤者,亡亲坟垄未成。」
ㄨˊ
没有。 《论语·八佾》:「夷狄之有君,不如诸夏之亡也。」 唐·韩愈〈进学解〉:「若夫商财贿之有亡,计班资之崇庳。」 同「无 」。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武方切,音忘。失也。 《孟子》樂酒無厭謂之亡。 《註》謂廢時失事也。 《家語》楚人亡弓,楚人得之。 又滅也。 《莊子·田子方》楚王與凡君坐。少焉,楚左右曰:凡亡者三。凡君曰:凡之亡也,不足以喪,吾存。 又《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》以喪禮哀死亡。 又逃也。 《大學》舅犯曰:亡人無以爲寶。 又《前漢·韓信傳》蕭何聞信亡,自追之。 又與忘同。 《詩·邶風》心之憂矣,曷維其亡。 又《正韻》同無。 《詩·邶風》何有何亡,黽勉求之。 《毛傳》亡謂貧也。 《說文》从入从𠃊。 《徐曰》𠃊音隱,隸作亡。 《藝苑雌黃》古惟用兦字,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兦之兦,今又變林爲四點。
"亡" 为谜底的谜语
云减一笔 (打一字)
有心记不住有眼看不见 (打一汉字)
【解释】 “亡”字有“心”便是“忘”,“亡”字有“眼(目)”便是“盲”。
盲目行动 (打一字)
【解释】 ‘盲目’行动,导致失去‘目’,就成了一个‘亡’字。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