统一码:U+4F3D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四角:26200
仓颉:OKSR
规范编号:51
五行属性:木
HTML代码:20285
CSS代码:\4F3D
Unicode版本:1.1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transcription of sanskrit 'gha' in buddhist texts ('samgha', etc.); (nursing; attending; entertainer) (Jap.); tample; in Chinese this character is not used alone CJK
笔顺:撇、竖、横折钩、撇、竖、横折、横
ㄑㄧㄝˊ
译音用字。常用于梵语译音。 如:「伽蓝」、「伽陀」。
ㄐㄧㄚ
译音用字。为外语译音所常用。 如:「伽马」、「伽利略」。
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求迦切《正韻》具牙切,𠀤音茄。伽藍,神名。 又《梵書》那伽,龍也。竭伽,犀也。僧伽藍,衆園也。譯云園,取生植義,今浮屠所居是也。凡稱釋氏曰僧伽。 又《舊唐書·柳公綽傳》精釋典瑜伽,智度大論,皆再鈔。 《法苑珠林》有瑜伽論。 又《南方草木狀》术,西域謂之乞力伽。 又《酉陽雜俎》那伽花,狀如三脊,無葉,花色白,心黃,六瓣,出舶上。 又《本草》覆盆子,一名畢楞伽。 又伽那,象也。見《騈雅》。 又摩伽,異獸名。 《徐氏賓遠賦》獸則摩伽招賢。 又頻伽,人面鳥也。見《釋典》。 又《舊唐書·憲宗紀》元和十八年,訶陵國獻僧祇僮,頻伽鳥二枚。 又與茄同。 《揚雄·蜀都賦》盛冬育筍,舊菜增伽。 《章樵註》伽茄古字通。 《唐韻》古牙切《正韻》居牙切,𠀤音嘉。 《爾雅·釋草》荷芙蕖,其莖茄。 《張衡·西京賦》蔕倒茄於藻井。 《何晏·景福殿賦》茄蔤倒植。 又五茄,藥名。 《柳宗元詩》珍蔬折五茄。 又古國名。 《左傳·昭二十五年》楚子使薳射城州屈,復茄人焉。 又《廣韻》複姓,有茄羅氏。 又求迦切,音伽。茄子,菜,可食。 《本草》茄,一名落蘇,《五代貽子錄》作酪酥,蓋以其味如酥酪也。 《王褒·僮約》別茄披蔥。 《拾遺記》淇、漳之鯉,脯以靑茄。 又地名。 《晉書·郗鑒傳》鑒率衆渡江,與侃會於茄子浦。 又通荷。 《前漢·揚雄傳》衿芰茄之綠衣兮。 《師古註》茄,古荷字,見《張揖·古今字譜》。 《王應麟·詩攷》有蒲與荷,作有蒲與茄。見《樊光註爾雅》。 又莖茄之茄。 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亦作居何切,音哥。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