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撇、竖、点、横、点、撇、横
所处的地方:座~。部~。~置(a.所在或所占的地方;b.地位)。~于。 职务的高低:地~。职~。名~。 特指君主的地位:即~。篡~。 一个数中每个数码所占的位置:个~。百~数。 量词,常用于人,表尊重:诸~。各~。几~客人。 姓。
<动>
(1) 占据其应有的位置 [occupy (a place)] 卑高以陈,贵贱位矣。——《易·系辞上》 (2) 立,站 [stand] 面三槐,三公位焉。——《周礼》 (3) 引申为居,处 [be in] 位其所位焉,正也。——《公孙龙子》
ㄨㄟˋ
所在的地方。 如:「方位」、「座位」。 《左传·成公十七年》:「矫以戈杀驹伯苦成叔于其位。」 官职。 如:「不计名位」。 《论语·泰伯》:「不在其位,不谋其政。」 唐·韩愈〈师说〉:「位卑则足羞,官盛则近谀。」 等级。 如:「爵位」、「体位」。 《周礼·天官·大宰》:「以八则治都鄙……四曰禄位,以驭其士。」 事物的准则。 如:「单位」、「本位」。 对人的尊称。 如:「诸位」、「列位」、「几位长辈」。 《水浒传·第一九回》:「我有片言,不知众位肯依我么?」 量词。计算人数的单位。多含敬意。 如:「十位客人」、「五位老师」。
ㄨㄟˋ
处、在。 如:「中国位于亚洲的东南方。」 《列子·天瑞》:「教化者不能违所宜,宜定者不出所位。」 安排。参见「位置 」条。
《廣韻》于愧切《集韻》于累切《韻會》喩累切《正韻》于位切,𠀤音壝。 《說文》列中庭之左右曰位。 《廣韻》正也。 《易·繫辭》聖人之大寶曰位。 《周禮·天官》惟王建國,辨方正位。 又凡所坐立者,皆曰位。 《禮·曲禮》揖人,必違其位。 《註》出位而揖,禮以變爲敬也。 又所也。 《論語》君子思不出其位。 《朱註》范氏曰:物各得其所,而天下之理得矣。 又姓。明位安。 又高麗人呼相似爲位。見《三國志》。 本作㑀。俗作位。㑀字原刻从亻从𡗓。
切部: 于備切
『清代:段玉裁』
當作
"位" 为谜底的谜语
站着一个人 (打一汉字)
偏旁部首 (打一字)
【解释】 “偏”的旁,“部”的首。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