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撇、竖、竖、横、横、横、竖、横、横、横
<形>
(1) 诙谐 [comic] 好为俳谐杂说,人多爱押之。——《北史·李文博传》 (2) 又如:俳笑(戏笑);俳谑(戏言。俗称开玩笑);俳体(又称俳谐体。形式上出奇弄巧,或涉于游戏讥笑);俳说(戏笑嘲谑的言辞)
<动>
安排。用同“排” [arrange] 后日我家俳酒馔。——《敦煌变文集》
ㄆㄞˊ
杂戏。 《说文解字·人部》:「俳,戏也。」 清·段玉裁·注:「以其戏言之谓之俳,以其音乐言之谓之倡,亦谓之优,其实一物也。」 《史记·卷八十七·李斯传》:「是时二世在甘泉,方作觳抵优俳之观。」 表演杂耍或滑稽戏的人。参见「[[俳倡」、「俳优」等条。 一种注重音律、讲求字句对仗工整的文体。参见「俳体]]」条。
ㄆㄞˊ
滑稽、幽默。 如:「俳谑」。 《北史·卷八十三·文苑传·李文博传》:「通侻不持威仪 ,好为俳谐杂说。人多爱狎之。」
ㄆㄞˊ
参见「俳佪 」条。
《唐韻》《正韻》步皆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蒲皆切,𠀤音牌。俳優,雜戲。 《史遊急就篇》倡優俳笑,是優俳一物而二名也。 又《集韻》蒲枚切,音裴。俳佪,亦作徘徊。 《淮南子·本經訓》坐俳而歌謠。
切部: 步皆切
『清代:段玉裁』
以其戲言之謂之俳。以其音樂言之謂之倡。亦謂之優。其實一物也。
步皆切。十五部。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