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tán     tàn     
注音:ㄊㄢˊ,ㄊㄢˋ
部首:
总笔画:10

统一码:U+5013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29289

五笔86:WOOY

仓颉:OFF

规范编号:55

五行属性:火

HTML代码:&#20499

CSS代码:\5013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撇、竖、点、撇、撇、点、点、撇、撇、捺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tán   ㄊㄢˊ

安静,安然不疑:~然。


其它字义


 

tàn   ㄊㄢˋ

中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用以赎罪的财物:“杀人者得以~钱赎死”。

calme,pacifique


國語辭典

ㄊㄢˊ

tán 

安然不疑的样子。 《荀子·仲尼》:「倓然见管仲之能足以托国也。」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子集】
【子集中】
部首:
总笔画:10
部首笔画:2
部外笔画:8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徒甘切《正韻》徒監切,𠀤音談。 《說文》安也。 《玉篇》靜也,恬也,又安然不疑也。 《荀子·仲尼篇》倓然見管仲之能,足以託國也。  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吐感切,音毯。義同。  又《集韻》《正韻》𠀤吐濫切。與賧同。 《後漢·南蠻傳》殺人者得以倓錢贖死。 《註》何承天纂文云:倓,蠻夷贖罪貨也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八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徒甘切

安也。从人炎聲。讀若談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安也。
倉頡篇曰。倓、恬也。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