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撇、竖、点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点、横撇/横钩、横、竖钩
<名>
(1) 成数,总数分成几份,其中一份叫一停 [portion;part(of a total)]。 (2) 如:十停人中有八停人去了 (3) 通“亭”。行人停留宿食的处所 [inn]。 (4) 如:停传(宿站);停落(驿亭村落);停居(租寓之所)
<形>
(1) 停当。妥贴;妥当 [appropriate;proper]。 (2) 如:停妥(停当妥贴);停稳(妥贴);停腾(停当);停脱(停当);停停当当(妥妥贴贴);停停脱脱(稳稳当当) (3) 平均的 [equally;average]。 (4) 又如:停分(均分,各据一半);停匀(匀称);停直(匀而直) (5) 正值 [just] 自非停午夜分,不见曦月。——《水经注·江水》 持钵安行,出彼祗树,不逾停午,以福众生。——梁· 沈约《千僧愿会文》 (6) 又如:停午(正午)
ㄊㄧㄥˊ
中止。 如:「停办」、「停止」、「雨停了」。 止留、暂时居留。 如:「停留」。 《三国演义·第一○六回》:「雨水不住,营中泥泞,军不可停,请移于前面山上。」 放置、搁置。 如:「停放」。 《后汉书·卷八一·独行传·范式传》:「遂停柩移时,乃见有素车白马,号哭而来。」 《儒林外史·第二六回》:「把棺材就停在房子中间,开了几日丧。」
ㄊㄧㄥˊ
稳当、妥贴。 《西游记·第三回》:「悟空将金冠、金甲、云履都穿戴停当。」 《儒林外史·第五回》:「当下商议已定,一切办的停妥。」
《唐韻》特丁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唐丁切,𠀤音廷。行中止也。 《釋名》停,定也。定於所在也。 《王弼易傳》八卦復位,六爻遷次,周而復始,上下不停。 又《關尹子·八籌篇》草木俄茁茁,俄停停。 《註》停停,樸遬不長也。 又叶徒當切,音唐。 《韓愈·贈張籍詩》從喪期至洛,還走不及停。假道經盟津,出入行澗岡。 《復古編》本作亭,後人又別作停。
"停" 为谜底的谜语
一座亭子、一个人 (猜一个字)
一人站在小亭边 (打一字)
【解释】 一人就是单人旁,小亭就是亭,所以,是“停”。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