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cè     zè     zhāi     
注音:ㄘㄜˋ,ㄗㄜˋ,ㄓㄞ
部首:
总笔画:11

繁体字:

统一码:U+5074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22200

五笔86:WMJH

仓颉:OBCN

HTML代码:&#20596

CSS代码:\5074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side; incline, slant, lean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撇、竖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、撇、点、竖、竖钩

基本解释


其它字义


 

zhāi   ㄓㄞˉ

均见“侧”。

side; incline, slant, lean
côté,flanc,se pencher,s'effacer,pencher d'un côté


國語辭典

ㄘㄜˋ

 

旁边。 如:「两侧」、「随侍在侧」。 《晋书·卷四三·王戎传》:「尝与群儿戏于道侧。」 不正。 《书经·洪范》:「无反无侧,王道正直。」 《庄子·列御寇》:「醉之以酒,而观其侧。」


ㄘㄜˋ

 

倾斜。 如:「侧耳倾听」、「侧身而过」。 唐·杜甫〈秋野〉诗五首之三:「掉头纱帽侧,曝背竹书光。」 处于。 《淮南子·原道》:「处穷僻之乡,侧谿谷之闲。」 唐·杜甫〈得舍弟消息〉诗二首之一:「侧身千里道,寄食一家村。」


ㄘㄜˋ

 

卑微、卑下。 《书经·舜典》:「虞舜侧微,尧闻之聪明,将使嗣位。」


ㄗㄜˋ

​zè 

(一)​之又音。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子集】
【子集中】
部首:
总笔画:11
部首笔画:2
部外笔画:9

《唐韻》阻力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札色切,𠀤音㳁。旁也,傾也。 《詩·召南》在南山之側。 《書·洪範》無反無側。 《註》不偏邪也。  又𤰞隘也。 《書·堯典》明明揚側陋。  又叛黨曰反側。 《後漢·光武紀》使反側子自安。  又《儀禮·旣夕》有司請祖期曰日側。 《註》側,昳也。謂將過中之時。與𣅦同。  又側注,冠名。酈食其服以見沛公。  又側生,茘支名。  又與特通。 《儀禮·士冠禮》側尊一甒醴。 《註》特設一尊醴也。  又《聘禮》公側授宰玉。  又側授宰幣。 《註》謂君特授,不假相也。  又同仄。 《史記·平準書》公卿鑄鏱官赤側。 《註》赤側,錢名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八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阻力切

㫄也。从人則聲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旁也。
不正曰仄。不中曰側。二義有別。而經傳多通用。如反側當爲反仄。仄者、未全反也。
从人。則聲。
阻力切。一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