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撇、竖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、点、横、竖钩、点
ㄈㄨˋ
辅助。 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「一齐人傅之,众楚人咻之,虽日挞而求其齐也。」 《史记·卷五十五·留侯世家》:「子房虽病,彊卧而傅太子。」 教导、教授。 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「有楚大夫于此,欲其子之齐语也,则使齐人傅诸?使楚人傅诸?」 附著、依附。 《左传·僖公十四年》:「皮之不存,毛将安傅?」 擦抹、涂抹。 如:「傅粉施朱」。 《新唐书·卷一三六·李光弼传》:「身被数创,肃宗躬为傅药。」 携带。 《后汉书·卷二一·耿纯传》:「选敢死二千人,俱持彊弩,各傅三矢。」 《宋史·卷三三一·沈遘传》:「边人驩激,执弓傅矢,唯恐不得进。」
ㄈㄨˋ
教师,教导传授技艺或学业的人。 如:「师傅」。 《史记·卷八四·屈原贾生传》:「于是天子后亦疏之,不用其议,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。」 姓。如晋朝时有傅玄。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方遇切,音付。師傅,官名。古者天子有太師,大傅,太保,爲三公。傅,傅之德義也。 《詩·大雅》王命傅御,遷其私人。 《箋》傅御者,貳王治事,謂冢宰也。 《禮·文王世子》立太傅,少傅以養之。 又同付。 《史記·夏本紀》興人徒以傅土。 《註》索隱曰:傅卽付也,謂付功屬役之事。 又姓。 又《正韻》芳無切。同敷。𨻰也。 《前漢·文帝紀》傅納以言。 《註》師古曰:傅讀曰敷,𨻰其言,而納用之。 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符遇切,音附。近也。 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刺兵同强,舉圍欲重重欲傅人,傅人則密。 《註》傅,近也。密,審也。 又至也。 《詩·大雅》鳳凰于飛,翽翽其羽,亦傅于天。 《箋》傅,猶戾也。 又麗著也。 《左傳·襄六年》環城傅于堞。 又《僖十四年》皮之不存,毛將安傅。 又傅別,手書也。 《周禮·天官》八成經邦治,四曰聽,稱責以傅別。 《註》稱責謂貸予,傅別謂券書也。聽訟責者,以券書決之,傅著約束於文書,別爲兩,兩家各得一也。 又著名籍,給公家徭役也。 《前漢·高帝紀》蕭何發關中老弱未傅者,悉詣軍。 《註》服虔曰:傅音附,師古曰:傅著也。言著名籍,給公家徭役也。未二十三爲弱,過五十六爲老。 又同附。曲意黨同曰傅會。 又草名。 《爾雅·釋草疏》傅,一名橫目草,蔓延生。 又叶方味切,音廢。 《班固·西都賦》惇誨故老,名儒師傅,講論乎六藝,稽合乎同異。 《說文》相也,从人尃聲。
切部: 方遇切
『清代:段玉裁』
左傳。鄭伯傳王。注曰。傳、相也。賈子曰。傳、傳之德義。古假爲敷字。如禹敷土、亦作禹傳士是也。亦爲今之附近字。如凡言附箸是也。
方遇切。五部。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