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撇、竖、横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撇、竖弯钩
小孩子:嬰~。~戲。 年輕的人(多指青年男子):男~。~女情。 兒子,男孩子:~子。生~育女。 父母對兒女的統稱,兒女對父母的自稱。 助詞:❶多用作名詞後綴。❷用於形容詞後。
老人牙齒落盡後更生的細齒。後作“齯”。《集韻•齊韻》:“齯,通作兒。” 弱小。後作“倪”、“婗”。《古今韻會舉要•齊韻》:“兒,弱小也。通作倪。” 同“郳”。《集韻•齊韻》:“郳,或作兒。” 姓。《廣韻•齊韻》:“兒,姓也。”
ㄦˊ
小孩。 如:「兒童」、「嬰兒」。 《文選·古樂府·飲馬長城窟行》:「呼兒烹鯉魚,中有尺素書。」 子女對父母的自稱。 《樂府詩集·卷七三·雜曲歌辭十三·古辭·焦仲卿妻》:「蘭芝慚阿母:『兒實無罪過。』」 稱謂。父母對子女的稱呼。 《水滸傳·第四二回》:「我兒,你去了許多時,這幾年正在那里安身?」 長輩稱呼晚輩。 如:「姪兒」、「孫兒」。 年輕男子。 唐·白居易〈雜興〉詩三首之一:「遂習宮中女,皆如馬上兒。」 輕視、辱罵對方為「兒」。 《後漢書·卷七五·呂布傳》:「布目備曰:『大耳兒最叵信!』」
ㄦˊ
附於名詞、代名詞、動詞、形容詞、副詞等之後,構成詞,與所附的詞合為兒化音,一般無義。附於詞尾:➊ 接名詞。如:「花兒」、「鳥兒」、「老頭兒」、「美人兒」➋ 接動詞。如:「拐彎兒」、「找蹅兒」。➌ 接副詞。如:「快快兒」、「慢慢兒」。
ㄋㄧˊ
姓。通「倪」。如漢代有兒寬。
《唐韻》汝移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如支切,𠀤爾平聲。 《說文》孺子也。象形。小兒頭囟未合。 又《韻會》男曰兒,女曰嬰。 又《韻會》兒,倪也。人之始,如木有端倪。 又《倉頡篇》兒,嬬也。謂嬰兒嬬嬬然,幼弱之形也。 又《韻會》姓也。漢有兒寬。 又《唐韻》五稽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研奚切《正韻》五黎切,𠀤音霓。姓也。 《前漢·藝文志》兒良一篇。 《註》師古曰:六國時人也。 《兒寬傳》兒寬,千乘人也。 又《韻會》弱小也。通作倪。 《孟子》反其旄倪。
切部: 汝移切
『清代:段玉裁』
子部曰。孺、乳子也。乳子、乳下子也。襍記謂之嬰兒。女部謂之嫛婗。兒孺雙聲。引伸爲凡幼小之偁。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