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顺:撇、捺
<名>
(1) 收入,进项 [income] 殚其地之出,竭其庐之入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 (2) 又如:岁入;入不敷出 (3) 古汉语声调之一——见“入声” [entering tone]
ㄖㄨˋ
进,由外面到里面。 如:「入内」、「入场」、「入境」。 收进。 如:「收入」、「月入十万」。 《史记·卷七五·孟尝君传》:「岁余不入,货钱者多不能与其息,客奉将不给。」 接纳、缴纳。 《国语·吴语》:「昔楚灵王不君,其臣箴谏以不入。」 《金瓶梅·第一七回》:「到明日他盖这房子,多是入官抄没的数儿。」 参加。 如:「入会」、「入股」、「入学」、「入伍」。 到、达。 如:「入夜」、「入冬」。 沉没。 如:「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。」 合宜、适合。 如:「入时」、「入情入理」。 沉浸、深透。 如:「入味」、「入骨」、「入迷」。
ㄖㄨˋ
平上去入四声之一。参见「入声 」条。 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ㄖㄨˇ
不留心的塞放。 如:「一张钞票不知入到那里?」 暗中把财物给人。 如:「偷偷入给他一包东西。」 陷于其中、投于其中。 如:「一脚入到泥里了。」
ㄖˋ
发生性关系。 《水浒传·第五一回》:「那婆婆那里有好气,便指著骂道:『你这……乱人入的贱母狗!做什么倒骂我!』」
《唐韻》人執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日汁切《正韻》日執切,𠀤任入聲。 《說文》內也。 《玉篇》進也。 《禮·少儀》事君,量而後入。 《檀弓》孟獻子𧝓比御而不入。 《註》言雖比次婦人之當御者,猶不入寢也。 又《春秋·隱二年》莒人入向。 《定六年》於越入吳。 《傳》造其國都曰入,弗地曰入。 《註》謂勝其國邑,不有其地也。入者,逆而不順,非王命而入人國也。 又《廣韻》納也,得也。 又《增韻》沒也。 又《楞嚴經》六入謂六塵,卽眼入色,耳入聲也。 又《敎坊記》每日常在天子左右爲長入。
切部: 人汁切
『清代:段玉裁』
自外而中也。
上下者、外中之象。人汁切。七部。
"入" 为谜底的谜语
转身变成人 (打一汉字)
【解释】 入字转过来是人。
镜中人 (打一汉字)
【解释】 “人”字反过来了。
什么人没有头 (打一汉字)
【解释】 是出入的“入”。
汉字笔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