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kǎi     
注音:ㄎㄞˇ
部首:
总笔画:12

繁体字:

统一码:U+51F1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27110

五笔86:MGKM
五笔98:MGKW

仓颉:UTHN

HTML代码:&#20977

CSS代码:\51F1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triumphant; triumph, victory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竖、竖折/竖弯、竖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点、撇、提、撇、横折弯钩/横斜钩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kǎi   ㄎㄞˇ

軍隊得勝回來奏的樂曲:~歌。~旋。奏~而歸。 和,柔:“~風自南,吹彼棘薪”。 姓。


triumphant; triumph, victory
erfolgreich, siegestrunken
victorieux,triomphant


國語辭典

ㄎㄞˇ

kǎi 

軍隊戰勝歸來所奏的樂曲。 如:「奏凱而歸」。 《陳書·卷二八·高宗二十九王傳·晉熙王叔文傳》:「隨晉王、秦王等獻凱而入,列于廟廷。」 《警世通言·卷一二·范鰍兒雙鏡重圓》:「韓元帥平了建州,安民已定,同呂提轄回臨安面君奏凱。」


ㄎㄞˇ

kǎi 

和善、溫和。 《集韻·上聲·海韻》:「愷,《說文》:『樂也。』或作凱。」 《詩經·邶風·凱風》:「凱風自南,吹彼棘心。」 《禮記·表記》:「凱弟君子,民之父母。」 通「愷」。 俗指出手大方闊綽。 如:「你最近很凱喔!是不是發財了?」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子集】
【子集下】
部首:
总笔画:12
部首笔画:2
部外笔画:10

《唐韻》苦亥切《集韻》《正韻》可亥切,𠀤同愷。 《玉篇》凱,樂也。或作愷。  又善也。 《史記·五帝本紀》高陽氏有才子八人,謂之八愷。  又《正韻》和也。南風謂之凱風。 《詩·衞風》凱風自南。  又通作闓。 《史記·司馬相如傳》昆蟲凱澤。 《前漢·司馬相如傳》昆蟲闓澤。 《註》師古曰:闓讀曰凱。文穎曰:闓樂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