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jī     
注音:ㄐㄧ
部首:
总笔画:5

统一码:U+5209

字形分析:左右结构

四角:82700

五笔86:TNJH

仓颉:ONLN

五行属性:火

HTML代码:&#21001

CSS代码:\5209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撇 横 折 竖 竖



國語辭典

ㄐㄧ

 

古代战争时,宰杀有毛的畜牲祭神称为「刉」。 《周礼·秋官·士师》:「凡刉珥,则奉犬牲。」 汉·郑玄·注:「衅礼之事,用牲,毛者曰刉,羽者曰衈。」


ㄐㄧ

 

刺杀、割取。 《山海经·中山经》:「肥牲祠之,……刉一牝羊,献血。」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子集】
【子集下】
部首:
总笔画:5
部首笔画:2
部外笔画:3

《字彙》同刏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四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古外切

劃傷也。从刀气聲。一曰斷也。又讀若㱯。一曰刀不利,於瓦石上刏之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劃傷也。
錐刀畫曰劃。周禮士師職凡刉珥。小子職作珥祈。祈或爲刉。肆師職作祈珥。祈或作幾。按鄭讀珥皆爲衈。云作刉衈爲正字。刉衈者、釁禮之事。用牲、毛者曰刉。羽者曰衈。小子衈於社稷。刉於五祀。謂始成其宫兆時也。襍記。雍人舉羊升屋。中屋南面。刲羊。血流于前。門、夾室皆用雞。其衈皆于屋下。割雞。門、當門。夾室、中室。是刉衈之事也。許云劃傷者正謂此。禮不主於殺之。但得其血涂祭而已。血部無衈字。葢許依經作珥。襍記注曰。衈謂將刲割牲以釁。先搣耳旁毛薦之。周禮注引公羊傳。叩其鼻以衈社。今公羊作血社。山海經。䎶用魚。傳引叩其鼻以䎶社。字又不同。䎶葢從神省、從耳。
从刀。气聲。
當九祈切。十五部。
一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