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nǔ     
注音:ㄋㄨˇ
部首:
总笔画:7

统一码:U+52AA

字形分析:上下结构

四角:47427

五笔86:VCLB
五笔98:VCER

仓颉:VEKS

规范编号:57

五行属性:火

HTML代码:&#21162

CSS代码:\52AA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to exert, strive, make an effort; to pout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折 撇 横 折 点 折 撇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  ㄋㄨˇ

尽量地使出力量:~力。 突出,撅着:~着嘴。~嘴。 因用力太过,身体内部受伤:用力不要太猛,别~着。


to exert, strive, make an effort; to pout
anwenden, gebrauchen ,bestreben, erstreben
faire des efforts,s'efforcer,s'exercer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 

<动>
(1) (形声。从力,奴声。本义:勉力,出力) (2) 同本义 [exert effort;put forth strenggth] 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长歌行》 又如:努筋拔力(竭尽全力;费了很大的力) (3) 向外突出 [protrude;bulge] 却才见押司努嘴过来。——《水浒传》 又如:努唇胀嘴(撅着嘴,表示不高兴的样子);努咀(撅嘴;以嘴示意);努目(努眼。把眼睛张大,使眼球突出);努嘴胖唇(鼓嘴凸唇。形容不高兴);努臂(努膊。伸臂)



國語辭典

ㄋㄨˇ

 

勤勉、盡力。 如:「努力讀書」、「努力加餐飯」。 突起、鼓出。 如:「努嘴」、「努著眼睛」。 唐·彥謙〈采桑女〉詩:「春風吹蠶細如蟻,桑芽纔纔努青鴉嘴。」 《紅樓夢·第六七回》:「旁邊紫鵑將嘴向床後桌上一努,寶玉會意,往那裡一瞧。」


ㄋㄨˇ

 

用力過猛而受傷。 《水滸傳·第一○○回》:「你眾人枉費了力,箭頭不發,努折箭桿。」 《程乙本紅樓夢·第七五回》:「這也彀了,且別貪力,仔細努傷著。」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子集】
【子集下】
部首:
总笔画:7
部首笔画:2
部外笔画:5

《唐韻》《正韻》奴古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暖五切,𠀤音弩。 《方言》勉也。 《增韻》用力也。 《廣韻》努力也。 《李陵·與蘇武詩》努力崇明德。  又《集韻》農都切,弩平聲。戮力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