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qū     ōu     
注音:ㄑㄩ,ㄡ
部首:
总笔画:11

繁体字:

统一码:U+5340

字形分析:半包围结构

四角:71716

五笔86:AKKK

仓颉:SRRR

HTML代码:&#21312

CSS代码:\5340

Unicode版本:1.1

符号名称:中日韩象形文字

Unicode名称:Ideograph area, district, region, ward; surname CJK



笔画顺序

笔顺:横 竖 折 横 竖 折 横 竖 折 横 折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 

  ㄑㄩˉ

分別:~分。~別。 地域:地~。~劃。 〔~~〕小,細微:如“~~小事”。 行政區劃單位:省級自治~。市轄~。


其它字义


 

ōu   ㄡˉ

姓。

area, district, region, ward; surname
Landkreis (S)​,Region, Bezirk (S)​,Zone (S)
zone,région,secteur,quartier,séparer,délimiter,distinguer,insignifiant,(nom de famille)​


國語辭典

ㄑㄩ

 

分别。 如:「区别」、「区划」、「区隔」。 《论语·子张》:「譬诸草木,区以别矣。」


ㄑㄩ

 

地域、一定的范围。 如:「工业区」、「风景区」、「住宅区」。 行政区划的地方自治单位。 如:「信义区」、「旗津区」。 小屋。 《汉书·卷六七·胡建传》:「时监军御史为奸,穿北军垒垣以为贾区。」 唐·颜师古·注:「区者,小室之名。」


ㄍㄡ

gōu 

弯曲的。 《礼记·乐记》:「然后草木茂,区萌达。」 唐·孔颖达·正义:「屈生曰区者,谓钩曲而生出,菽豆是也。」 通「句」。


ōu 

量词。古代计算容量的单位。相当于一斗六升。 《集韵·平声·侯韵》:「区,量名,四豆为区。」 《左传·昭公三年》:「齐旧四量:豆、区、釜、钟。」 晋·杜预·注:「四豆为区,区,斗六升。」 姓。如汉代有区博。


ōu 

隐匿。 《左传·昭公七年》:「吾先君文王作仆区之法。」 孔颖达·正义引服虔云:「仆,隐也;区,匿也。」


《康熙字典》

【子集】
【子集下】
部首:
总笔画:11
部首笔画:2
部外笔画:9

《唐韻》豈俱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虧于切《正韻》丘于切,𠀤音驅。 《說文》藏隱也。从品在匸中。品,衆也。 《徐曰》凡言區者,皆有所藏也。 《荀子·大略篇》言之信者,在乎區蓋之閒。 《註》區,藏物處。  又《前漢·揚雄傳》有田一廛,宅一區。 《張敞傳》敞以耳目,發起賊主,名區處。 《註》師古曰:區,謂居止之所也。  又《韻會》區者,小室之名。 《前漢·胡建傳》穿北軍壘,以爲賈區。 《註》師古曰:區者,小屋之名,若今小菴屋之類。故衞士之屋謂之區。  又《論語》區以別矣。 《朱註》區,猶類也。 《韓愈·別趙子詩》人心未嘗同,不可一理區。  又《爾雅·釋器》玉十謂之區。 《郭註》雙玉曰瑴,五瑴爲區。  又區區,小貌。 《前漢·楚元王傳》豈爲區區之禮哉。 《註》師古曰:區區,謂小也。 《禮·樂志》河閒區區小國。  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𠀤祛尤切,音丘。域也。 《增韻》分也,阜也。 《韻會》曲禮,不嫌諱名,謂宇與禹,丘與區。禹宇二字,其音不別。丘之與區,今讀則異。然尋古語,其聲亦同。 《陸士衡詩》普厥丘宇。  又晉閣名所載若干區者,別爲丘字,則知丘之與區,其音不別。  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烏侯切,音甌。量名。四豆爲區。 《左傳·昭三年》豆區釜鍾。  又匿也。 《左傳·昭七年》楚文王作僕區之法。 《註》僕,隱也。區,匿也。  又姓。 《韻會》古歐冶子之後。 《王莽傳》中郞區博。  又《集韻》居侯切,音鉤。同句。曲也。 《韻會》句或作區。 《禮記》區萌達。 《註》屈生曰區。疏:鉤曲而生。


《说文解字》

【卷十二】 
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

切部: 豈俱切

踦區,藏匿也。从品在匸中。品,眾也。

『清代:段玉裁』


踦區、
逗。㬪韵。
臧隱也。
踦區猶危部、